• news

    行業資訊

    物聯網是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2022-11-15

          從消費者和工業的角度來看,其日益成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物聯網可以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COP 27.即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將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各國領導人和專家齊聚一堂,集思廣益,討論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以使地球可持續發展。貧困、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是當今最爲重要的長期問題。當今世界面臨的可持續發展挑戰需要獨特的解決方案,而技術必將發揮重要和積極的作用。

          物聯網(IoT)正深刻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從消費者和工業的角度來看,其日益成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推動力。物聯網可以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可持續發展目標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於2015年由聯合國所有成員國通過。其爲人類和地球的和平與繁榮提供了藍圖。其核心是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這是對所有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夥伴關係中採取行動的緊急呼籲。

          物聯網可以在17個目標方面發揮作用,但以下是其將產生重大影響的一些目標:

    零飢餓(可持續發展目標2)

    有超過70億人以這個星球爲家。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一份報告,估計2020年有7.68億人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到2022年增加到8.28億人。爲實現零飢餓的目標,需要提高農業生產力、減少糧食浪費、改善糧食儲存和分配。

    智能農業使農民減少浪費、提高生產力。傳感器可用來實時監測天氣、土壤和作物狀況。僅靠監測就可以減少浪費,同時提高農業生產力,從而節約數十億加侖的水和數十億瓦的電力。Agrisource Data是一家總部位於非洲的初創企業,其利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進行農場分析,聲稱在過去6年裏節約了7.72億升水,平均產量提高了約9%。

    通過監測環境以確保最佳的溫度和溼度水平,可以大大減少儲存和運輸浪費。實時信息有助於採取糾正措施,從而減少糧食浪費。物聯網發揮作用的另一個領域是牲畜監測,使農場主能夠監測其牲畜的健康狀況,並減少疾病的傳播。

    健康和福祉(可持續發展目標3)

    世界人口正在老齡化,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近10%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在許多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已經達到20%。在這種情況下,護理必須從醫院轉移到家庭。這就是使用物聯網的連接醫療的作用所在,可以在舒適的家中提供高質量的醫療。物聯網設備使獨立的老年人生活更安全,通過運動傳感器、跌倒探測和緊急按鈕,幫助護理人員遠程監控老年人。   空氣污染是健康的關鍵問題。爲了採取有意義和及時的行動,重要的是要在超本地層面上衡量空氣質量,這是一個昂貴的提議。在車輛上安裝空氣質量監測物聯網傳感器,是收集超本地污染數據的另一種方式。垃圾車、公共汽車和市政車輛等車輛經常在大多數城市和居民區行駛。在汽車上安裝物聯網空氣質量傳感器和GPS系統是另一種收集數據的方法,而不必在固定位置投資數百個傳感器。Manxtechgroup(MTG)已在馬恩島試驗了移動超本地空氣質量監測技術,以經濟高效的方式提供超本地測量數據。

    可穿戴設備,尤其是智能手錶,正在激勵人們保持健康。研究表明,在購買智能手錶後的13周內,人們的步數平均增加了2000步。

    清潔水和衛生(可持續發展目標6)

    據兒童基金會和世衛組織稱,全球三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安全飲用水,每年有120萬人死於不安全的水。物聯網可以通過減少水資源浪費、監測水質以及通過創新解決方案提供自來水,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實現清潔用水目標。eWATER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一家水務運營商。eWATER結合了移動支付、物聯網和近場通信(NFC)技術,聲稱可以管理清潔、低成本的水的供應,且全天候可獲得。

    Vodafone UK與SES Water合作開發了一種基於NB-IoT的系統,以節省因泄漏而損失的水。大約23%的穿過地下管道的水因泄漏而流失,該項目的短期目標是在五年內將這一數字減少15%,到2045年減少一半以上。

    在衛生方面,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的重點是提高垃圾收集和管理的效率。垃圾收集路線的優化不僅可以減少燃料消耗,且還可以幫助更快地清理垃圾箱。

    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目標7)

    世界各地的污染水平正在上升,而能源是污染的一大來源。人們正在努力以可承受的價格生產清潔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此外,綠色能源的生產成本一直較高。IoT、AI和ML技術的結合有助於提高可靠性、降低運營成本。智能電網的發展是可再生能源的福音,因爲其通過將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相結合,提高了能源供應的可靠性。

    2015年,英國的錫利羣島與日立合作,減少該島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減少了40%的電費。爲了實現這些目標,島議會在行政和住宅建築上安裝了400千瓦的太陽能電池板,並部署日立的物聯網平臺來分配從可再生能源收集的電力,並監測碳排放。

    風力渦輪機等現場設備的維護既昂貴又耗時。物聯網設備捕獲數據並將其轉發到雲端,AI算法將實時傳感器讀數與歷史數據進行比較,並評估設備是否正常運行。發電廠人員和現場技術人員遠程訪問數據,以確定是否需要維修。通過這種方式,以及通過轉向規範性維護,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先進的物聯網系統還可能包含邊緣物聯網設備,這些設備具有足夠的計算能力,可以在本地處理傳感器數據並控制機器,而無需人工幹預。

    使用智能電錶可以收集實時消耗數據。通過使用分析和數據處理解決方案,電力供應商可以發現與峯值負荷條件相關的趨勢和模式。到2024年,77%的歐盟家庭將擁有智能電錶。印度計劃到2025年安裝2.5億臺智能電錶。智能電錶不僅能給消費者帶來準確計費等好處,還能幫助規劃者使用實時數據和分析。

    行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目標9)

    創建有彈性和可持續的基礎設施和行業,並促進創新,是2030年的主要目標之一。從一開始,物聯網的關鍵用例就集中在行業和基礎設施上。目前估計35-40%的物聯網項目涉及行業或基礎設施。物聯網可以通過無數種方式幫助實現這一目標。例如,在汽車行業,物聯網可以實現預防性維護、改善導航、防止碰撞,並實現不同級別的車輛自動駕駛和其他有趣的服務。在工廠中,互聯運營可以提高生產力、降低能源消耗及成本。總部位於美國的初創企業Arch Systems爲數據收集提供連接系統。該系統使用傳感器實時收集工廠數據,從而提供詳細的指標,以實現製造優化。系統從這些數據中提取可操作的見解,並促進預測性維護。這有助於工廠從預防性維護轉向預測性維護,從而提高正常運行時間。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城市化。預計到2030年,超過60%的世界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印度、中國和印尼等新興經濟體正在快速城市化。城市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的70%。顯然,爲了抵禦氣候變化的威脅,我們需要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物聯網不僅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還使服務和設施與公民的需求相一致。

    物聯網和其他數字轉型技術可以嵌入到整個城市基礎設施中。智能交通信號燈可以響應不同的交通狀況,節省時間和燃料,並緩解擁堵。聯網的智能垃圾桶可以在垃圾桶滿時向當局發出警報,以便垃圾收集可以從預先確定的行程調整到根據需求的頻率。安全攝像頭網絡可以讓城市更安全。減少化石燃料消耗是邁向可持續和清潔環境的另一個重要步驟。歐洲已經率先安裝了聯網充電站,這導致了電動汽車的普及率更高。

    可持續城市的一個示例是亞特蘭大以北20英裏的Peachtree Corners。這座城市擁有智能建築、互聯高速公路、傳感器、攝像頭和其他智能設備。Bosch正在Peachtree Corners的道路上測試其具有機器學習能力的智能視頻分析,涵蓋互聯十字路口、無人駕駛車輛、遙控踏板車和自動包裹遞送。新加坡已將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近,新加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整個國家的數字孿生的工作。Bentley系統的軟件加速了將原始GIS、激光雷達和圖像數據轉換爲該國的現實網格、建築和交通模型的流程。

    總之,可持續性不必與發展和行業相悖。使用的技術和正確的意圖可以幫助我們實現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物聯網無疑是數字化轉型的最大推動者之一,有可能成爲可持續發展的遊戲規則改變者。爲了提高業界對這一點的認識,世界經濟論壇(WEF)在2018年就物聯網在提供可持續未來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一套指導方針。爲了未來,希望世界能超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