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學膜行業發展概述
光學薄膜是廣義具有光學性質的薄膜產品,主要分爲偏光片和背光模組(BLU)中用光學膜產品,主要應用領域爲TFT-LCD面板。
1、 背光模組用光學膜
背光模組用光學薄膜主要包括反射膜、擴散膜、增亮膜等,背光模組中增亮膜、擴散膜和反射膜的成本佔比分別爲32%、7%、2%,合計佔比達41%。
液晶顯示產業帶動國產光學膜快速發展。2007年以來隨着國外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和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價格下降的壓力增加,平板顯示產業向中國轉移的進程不斷加快,產業鏈配套的光學膜產業及其加工產業也逐步向國內轉移。相比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等國家及地區,我國液晶顯示面板用光學膜產品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都需要從國外進口,自主光學膜片生產企業發展緩慢,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相對較弱。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國內少數光學膜生產企業(如激智科技、康得新、東旭成、合肥樂凱等)陸續實現了光學膜產品生產技術的突破,相關光學膜產品陸續量產並實現銷售,部分產品品質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優勢光學膜企業產品水平,並憑藉性價比高、供貨速度快等優勢逐漸取代國外光學膜企業,成爲國際、國內知名終端客戶的光學膜產品供應商,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2、 偏光片用光學膜
偏光片主要由PVA膜、TAC膜、保護膜、離型膜和壓敏膠等複合製成。偏光片中TAC(三醋酸纖維素酯)膜和PVA(聚乙烯醇)膜爲主要原材料,成本分別佔比爲50%和12%。 從總的市場發展來看,日本企業在偏光片生產上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尤其在生產偏光片所需的關鍵原材料TAC膜、PVA膜方面,在技術上、市場上更是居於壟斷地位。其他地區企業儘管在偏光片的技術上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其在偏光片關鍵原材料方面的技術水平仍與日本差距較大。
二、光學膜行業市場規模
近年來全球終端電子產品需求持續增長,液晶模組需求繼續增加,帶動光學膜市場需求逐漸提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液晶顯示領域背光模組用光學膜市場規模達121億元,其中國內市場規模佔全球比例超過62%。
2014-2018年背光模組用光學膜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偏光片用光學膜方面,2018年全球TAC膜市場規模達267億元,國內市場規模爲82億元;全球PVA膜市場規模達144億元,國內市場規模爲45億元。
2018年偏光片用光學膜市場規模情況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三、光學膜行業競爭格局
1、背光模組用光學膜
目前國產反射膜和擴散膜具備進口替代的實力,而增亮膜技術相對落後。國產廠商寧波激智科技在反射膜和擴散膜產品已基本可以實現對國外產品的替代,國內整體產能與日本、韓國、臺灣相差不多,但在部分高端產品和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技術上尚不能完全取代。 增亮膜方面,國內生產技術大部分尚處於中低端水平,對日、韓、臺系的替代仍有較大空間。
背光模組用光學膜重點生產企業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2、偏光片用光學膜
目前日本企業在TAC膜和PVA膜行業佔據壟斷地位,日本Fujifilm(富士寫真)、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達)爲全球TAC薄膜領先企業,年產能分別爲8.2億平方米和3億平方米,兩家日企合計佔據全球TAC產能的75%。PVA膜方面,日本可樂麗佔據全球市場80%以上的份額。雖然日本企業目前仍在TAC膜和PVA膜行業佔據壟斷地位,但近年來國內以東氟塑料、新綸科技爲代表的企業在TAC膜領域國產化技術取得了一定突破,皖維高新自主生產的PVA膜已進入部分國內偏光片生產企業(如三利譜等)的供應鏈體系。總的來說,隨着中國TAC膜和PVA膜的國產化加速,國內進口替代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偏光片用光學膜重點企業
資料來源:賽瑞研究
四、光學膜行業發展前景
1、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推動光學膜行業持續增長 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的終端應用領域爲液晶電視、液晶顯示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隨着人們消費的不斷升級,液晶電視正在向大尺寸和智能化的方向演進,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電子產品正經歷快速增長期,LCD產業鏈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的持續增長將帶動光學膜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張。
2、 光學膜產品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隨着LCD產業加速向國內轉移,本土化的原材料採購需求給國內光學膜企業帶來較大的進口替代機遇。此外,受終端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的影響,終端廠商不斷將價格下降壓力向上遊供應商轉移。與國外進口光學膜產品相比,國產光學膜產品在品質、性能差異不明顯的情況下,具有顯著的價格優勢和快速供貨優勢,光學膜產品進口替代空間巨大。